首页范文合集【写材料用典】高节人相重,虚心世所知
素人|黄余华

文档

11253

关注

16

好评

442
DOCX

【写材料用典】高节人相重,虚心世所知

阅读 589 下载 8 大小 18.97 KB 总页数 2 页 2025-09-18 分享
价格:¥ 0.60 VIP享免费下载特权

热门文档

下载文档
/ 2
全屏查看
县民政局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打算
剩余 1 页未读,您可以 继续阅读 或 需完整阅读或下载请先购买文档
1、本文档共计 2 页,下载后文档不带水印,支持完整阅读内容或进行编辑。
2、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,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,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,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,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(如 [转卖]进行直接盈利或[编辑后售卖]进行间接盈利)。
3、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,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、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!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,付费前请自行鉴别。
4、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,或者侵犯商业秘密、侵犯著作权等,请点击“违规举报”。
【例文】世人咏竹,常叹“高节人相重,虚心世所知”,竹的“虚心”,是谦虚内敛、是清高自持、是始终如一。年轻干部当如劲竹,常怀虚怀若谷的胸襟、终身学习的恒心。自踏上工作岗位的第一天起,就要守得住气节,贞静虚怀,自觉抵制奢靡之风,不贪图享乐,不艳羡奢华,时刻保持“千磨万击还坚劲,任尔东西南北风”的定力。(中国纪检监察报《像竹子一样成长》)【典故】出自唐代张九龄《和黄门卢侍御咏竹》,清切紫庭垂,葳蕤防露枝。高节人相重,虚心世所知。色无玄月变,声有惠风吹。凤凰佳可食,一去一来仪。【释义】意思是,具有高风亮节,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;和蔼谦虚,才能被世人所称道。【赏析】自古以来,竹子就是文人墨客笔下的常客,被视为高尚品格的象征、廉洁正直的代表,人们在品味竹的清雅高洁中以竹明志。宋代苏轼一生爱竹、咏竹,与竹相伴,他的咏竹诗篇,写尽了竹子的气韵风骨。《定风波·莫听穿林打叶声》词中的“竹杖芒鞋轻胜马,谁怕?一蓑......
返回顶部
点击QQ咨询
开通会员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