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范文合集【写材料用典】但见读书人,心与千古期
天锋

文档

11068

关注

17

好评

55
DOCX

【写材料用典】但见读书人,心与千古期

阅读 526 下载 18 大小 18.86 KB 总页数 3 页 2025-09-18 分享
价格:¥ 0.90 VIP享免费下载特权
下载文档
/ 3
全屏查看
县民政局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打算
剩余 2 页未读,您可以 继续阅读 或 需完整阅读或下载请先购买文档
1、本文档共计 3 页,下载后文档不带水印,支持完整阅读内容或进行编辑。
2、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,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,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,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,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(如 [转卖]进行直接盈利或[编辑后售卖]进行间接盈利)。
3、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,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、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!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,付费前请自行鉴别。
4、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,或者侵犯商业秘密、侵犯著作权等,请点击“违规举报”。
【例文】“但见读书人,心与千古期。”读书可以让人获得一种高境界。心若有向往追求,就能将过去、现在和未来有机融合,超越当下。这让笔者不禁想起毛泽东强调读书的重要性:“有了学问,好比站在山上,可以看到很远很多东西;没有学问,如在暗沟里走路,摸索不着,那会苦煞人。”(解放军报《智慧书中来》)【典故】出自宋代陈文蔚《寄题吴伯丰所居二首·读书阁》,书阁高几寻,其高不可知。但见读书人,心与千古期。藉此閒旷地,端坐穷轩羲。世尘飞不到,月霁光风吹。【释义】意思是,只看见读书人,追求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传统。比喻读书人应该有远大的理想和深厚的文化底蕴。【赏析】中华民族历来把读书作为改造精神世界的基本途径。“读书如吃饭,善吃者长精神,不善吃者生疾病”,阐释的便是读书与精神成长的内在逻辑。读书不只是为了获取知识,更重要的是通过读书实现思想改造和精神世界升华。晋代陶渊明面对世俗不为五斗米折腰,明代海瑞为百姓仗义......
返回顶部
点击QQ咨询
开通会员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