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范文合集遐迩一体 文共四方——中华民族经典文化符号《千字文》
戴尚华[九派云]

文档

10423

关注

30

好评

436
DOCX

遐迩一体 文共四方——中华民族经典文化符号《千字文》

阅读 981 下载 9 大小 29.18 KB 总页数 6 页 2025-09-18 分享
价格:¥ 1.80 VIP享免费下载特权
下载文档
/ 6
全屏查看
县民政局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打算
剩余 5 页未读,您可以 继续阅读 或 需完整阅读或下载请先购买文档
1、本文档共计 6 页,下载后文档不带水印,支持完整阅读内容或进行编辑。
2、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,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,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,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,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(如 [转卖]进行直接盈利或[编辑后售卖]进行间接盈利)。
3、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,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、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!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,付费前请自行鉴别。
4、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,或者侵犯商业秘密、侵犯著作权等,请点击“违规举报”。
遐迩一体文共四方——中华民族经典文化符号《千字文》《千字文》是中国古代启蒙识字教育的一部经典教材,由南北朝时期的周兴嗣所编写。南朝梁武帝萧衍为了教诸王书法,让人从王羲之的作品中拓出了一千个不重复的字,交给周兴嗣整理。周兴嗣冥思苦想,一夜白头,编成了蒙学经典《千字文》。《千字文》对仗工整、条理清晰、富有哲理、寓意深刻。明代王世贞称其“绝妙文章”。章太炎则评价此书“独领蒙学读物风骚,堪称训蒙长诗”。经过了一千多年的传诵,《千字文》更是成为中华民族经典的文明符号、各民族共有的文化记忆以及各民族广泛认可的编号系统。“书法圣经”传世,翰墨明珠璀璨《千字文》缘起于梁武帝对王羲之书法作品的喜爱,是书法史上产生经典最多的文本。隋唐以降,后世书法家争相以此为主题临摹创作,留下了许多不同书风的《千字文》法帖。最早痴迷《千字文》书法的,是隋朝的智勇和尚,作有《真草千字文》八百本。他的《真草千字文》既有“二王”笔......
返回顶部
点击QQ咨询
开通会员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