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范文合集李大钊诗歌中的民族情怀
天锋

文档

11068

关注

25

好评

451
DOCX

李大钊诗歌中的民族情怀

阅读 562 下载 17 大小 28.66 KB 总页数 4 页 2025-09-18 分享
价格:¥ 1.20 VIP享免费下载特权
下载文档
/ 4
全屏查看
县民政局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打算
剩余 3 页未读,您可以 继续阅读 或 需完整阅读或下载请先购买文档
1、本文档共计 4 页,下载后文档不带水印,支持完整阅读内容或进行编辑。
2、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,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,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,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,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(如 [转卖]进行直接盈利或[编辑后售卖]进行间接盈利)。
3、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,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、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!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,付费前请自行鉴别。
4、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,或者侵犯商业秘密、侵犯著作权等,请点击“违规举报”。
李大钊诗歌中的民族情怀“钊自束发受书,即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之事业,实践其所信,励行其所知”,这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李大钊在《狱中自述》中的明志之言。他为民族之辱而痛、为民族之困而愁、为民族解放而斗争,最终为民族而牺牲。李大钊深切的民族情怀不仅体现在其哲学、政治学、历史学等著述中,也淋漓尽致地体现在其诗歌作品中。为民族之危殆而落寞悲愁李大钊早期的诗歌充满了对落后、战乱、苦难之民族的悲愁之情。1907年,年轻的李大钊便心怀报国之志,为探寻民族救亡良策而踏上求学之路。正如他在《狱中自述》中所言:“钊感于国势之危迫,急思深研政理,求得挽救民族、振奋国群之良策,乃赴天津投考北洋法政专门学校。”1908年,李大钊作《登楼杂感》:“荆天棘地寄蜉蝣,青鬓无端欲白头。拊髀未提三尺剑,逃形思放五湖舟。久居燕市伤屠狗,数觅郑商学贩牛。一事无成嗟半老,沈沈梦里度春秋。”此诗广用典故,所涉皆与民族、国家有关,其中......
返回顶部
点击QQ咨询
开通会员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