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范文合集【写材料用典】廉者常乐无求,贪者常忧不足
你去问月亮

文档

10292

关注

34

好评

420
DOCX

【写材料用典】廉者常乐无求,贪者常忧不足

阅读 912 下载 2 大小 22.65 KB 总页数 1 页 2025-09-18 分享
价格:¥ 0.30 VIP享免费下载特权
下载文档
/ 1
全屏查看
县民政局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打算
剩余 0 页未读,您可以 继续阅读 或 需完整阅读或下载请先购买文档
1、本文档共计 1 页,下载后文档不带水印,支持完整阅读内容或进行编辑。
2、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,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,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,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,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(如 [转卖]进行直接盈利或[编辑后售卖]进行间接盈利)。
3、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,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、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!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,付费前请自行鉴别。
4、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,或者侵犯商业秘密、侵犯著作权等,请点击“违规举报”。
【例文】廉者常乐无求,贪者常忧不足。这既显现出廉与贪的区别,也描摹出得与失的智慧。为官一方,是志在节用裕民,还是谋求个人权势;是忧虑百姓安康,还是贪求自家富足,彰显境界修养、价值取向,也决定人生走向。近代教育家唐文治曾写过一副对联:“人生惟有廉洁重,世界须凭气骨撑。”为官者若是在清廉上过不了关,面对纷至沓来的各种围猎,骨头就会变酥变软,就容易弯腰失节。而守住了清廉,便有定力、有底气、有力量。(解放军报《廉平之守不可攻》)【典故】出自隋王通弟子编著《中说·卷一·王道篇》,子曰:“廉者常乐无求,贪者常忧不足。”【释义】意思是,清廉的人常常因无所贪求而感到快乐,贪婪的人常常因欲壑难填而感到忧虑。【赏析】古人讲,不戚戚于贫贱、不汲汲于富贵,这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推崇的清正品格。三国时期,蜀汉丞相诸葛亮在《自表后主》中自白:“初奉先帝,资仰于官,不自治生。今成都有桑八百株,薄田十五顷,子弟衣食,自有余......
返回顶部
点击QQ咨询
开通会员
返回顶部